确保工厂泄爆墙与建筑框架的可靠连接是保障其功能(在超压下有效泄压并防止墙体飞散)和安全性的要素。这需要系统性地考虑设计、材料、施工和验收多个环节。以下是关键措施:
1. 严格遵循设计规范与图纸:
* 依据标准: 设计必须完全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规范(如《建筑设计防火规范》GB 50016、《抗爆、泄爆门窗及屋盖、墙体建筑构造》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14J938 等)以及项目特定的安全评估要求。
* 设计: 连接节点的设计应由结构工程师完成,充分考虑泄爆墙的类型(轻质墙体、夹芯板、砌体带泄爆口等)、材料、尺寸、预期的荷载(泄爆压力值Pd和泄爆开启压力Pstat)、建筑框架的结构形式(钢结构、混凝土框架)以及风荷载、荷载等。
* 明确节点详图: 图纸必须提供清晰、详细的连接节点大样图,包括:
* 连接方式(螺栓连接、焊接、夹具、锚栓连接等)。
* 连接件的具体规格型号(螺栓等级、直径、长度;焊缝形式、尺寸;锚栓类型、规格、埋深)。
* 连接件的间距、边距和排布。
* 预埋件(如有)的位置、规格和安装要求。
* 密封处理方式(防止冲击波泄漏)。
2. 选用合格的材料与连接件:
* 连接件质量: 螺栓、螺母、垫圈、锚栓、焊接材料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(如高强度螺栓应符合 GB/T 1228~1231),具有合格证明文件,并进行必要的进场复验(如螺栓扭矩系数、锚栓拉拔力)。
* 相容性: 连接件材质需与泄爆墙面板/龙骨及建筑框架材质相容,避免电化学腐蚀(如钢框架连接铝合金墙体时需绝缘处理)。
* 强度与延性: 连接件需具备足够的强度和一定的延展性(避免脆性断裂),能承受泄爆开启时的冲击荷载,并在泄压后保证墙体不脱离飞散。
3. 的施工安装:
* 框架准备:
* 预埋件/连接基座: 对于混凝土框架,预埋件的位置、标高、平整度、垂直度必须极其,符合图纸要求。预埋件本身应牢固可靠。钢框架的连接点(如牛腿、连接板)的安装位置和精度同样关键。
* 表面处理: 连接接触面需清洁、干燥、无油污、无锈蚀、无松动混凝土。钢框架连接面必要时需达到规定的除锈等级(如Sa2.5)。
* 墙体定位与调平: 泄爆墙安装前需放线定位,安装过程中使用激光水平仪、经纬仪等工具确保墙体的垂直度、水平度和与框架的相对位置准确。墙体与框架间的缝隙需均匀。
* 可靠的连接工艺:
* 螺栓连接: 使用经过标定的扭矩扳手,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预紧力/扭矩值进行紧固,并采用正确的拧紧顺序(如十字对称)。确保螺栓穿向正确,垫片齐全。高强度螺栓需按规范进行初拧、终拧和检查。
* 焊接连接: 由持证焊工操作,采用符合设计要求的焊接工艺(电流、电压、焊速、焊材)。确保焊缝饱满、连续、无夹渣、气孔、咬边、未熔合、裂纹等缺陷。重要焊缝需进行无损检测(如超声波探伤UT)。
* 夹具/卡件: 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安装说明进行操作,确保卡紧到位,受力均匀。
* 锚栓连接: 钻孔位置、深度、直径必须。使用安装工具(如扭矩控制电锤),确保锚栓达到设计要求的拉拔力和抗剪力。安装后进行现场拉拔试验抽检。
* 密封处理: 在泄爆墙与框架之间的缝隙处,使用柔性、耐高温、具有良好弹性和恢复性能的防火密封胶(如硅酮防火密封胶)进行可靠密封。密封胶需连续、饱满、无间断,确保既能有效密封(防止冲击波从未泄爆区域泄漏),又不会阻碍泄爆墙在超压下顺利开启。密封胶的防火等级需满足墙体整体的耐火极限要求。
4. 质量控制与验收:
* 过程监控: 施工单位需进行严格的自检、互检、交接检。监理或业主代表进行旁站监督和抽查,重点检查连接件的安装质量(扭矩值、焊缝外观、锚固质量、密封效果、墙体定位)。
* 材料证明与复验: 核查所有连接件、密封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,按规定进行抽样复验。
* 连接强度验证:
* 螺栓扭矩抽查: 使用扭矩扳手对一定比例的高强度螺栓进行扭矩值复查。
* 焊缝无损检测: 对重要焊缝按比例进行UT或MT(磁粉探伤)。
* 锚栓拉拔试验: 按规范要求比例进行现场拉拔试验,验证其抗拉拔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。
* 终验收: 结合过程资料、检验报告、现场实测实量(墙体位置、垂直度、缝隙宽度、密封胶外观等)进行综合评定,确认连接节点完全符合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。
总结:
确保泄爆墙与框架可靠连接是一个系统工程,在于设计、材料合格、施工精细、检验严格。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连接失效,在发生时造成墙体飞散或未能有效泄压的灾难性后果。因此,必须从设计抓起,选用可靠的连接方式和材料,并在施工中通过的定位、规范的连接工艺(如的扭矩控制、合格的焊接)、有效的密封和严格的质量控制(特别是连接强度的验证试验)来确保每一个连接点都万无一失。终目标是使泄爆墙在正常工况下稳固可靠,在设定超压下能按预期方式开启泄压,并保持与框架的连接(不飞散),泄压后便于更换修复。